LOADING CLOSE

EV新電池

[果迷注意]傳說中嘅Apple Car最新消息!!

多年來,一直有個從來未經官方證實嘅傳說:蘋果想出電動汽車,仲成立secret team叫 \"Project Titan\" 負責。但傳咗6年,市場已越來越多EV,但Apple Car連車轆都未見過,終於大家都淡忘。 不過呢個project 似乎已經復活,因為呢幾日傳聞滿天飛,好似台灣《經濟日報》爆料,蘋果汽車係2021年第三季將會公布,甚至話台灣供應商已準備明年第二季開始生產蘋果汽車組件,另外 Apple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引述一家台灣主要製造商講,預計蘋果車2021年9月上市 ! 呢個似乎就急進咗少少。bolt仔覺得《路透社》嘅報道比較接近啲。星期日路透社報導,科技巨頭Apple正考慮目標發布日期。據熟悉內情嘅內部消息人士講,蘋果汽車項目將會係全電動私家車,配備自動駕駛技術,同突破性嘅新電池。  Apple出電動車嘅小道消息經常都有,自2014年以來,一直消息話Apple計劃出電動車,而且想由頭到尾自家設計,不過似乎太多阻滯,最終蘋果解雇咗Project Titan中200名員工,將目標退後一步,專注於車載軟件上,呢個Apple Car嘅幻想先被睇淡。 到2018年,副總裁Doug Field由Tesla 再回巢Apple,佢5年嘅電動車廠經驗令Project Titan嘅希望就變得樂觀起來。  根據路透社消息,蘋果汽車由嗰時開始重新取得了進展。今次,呢間科技巨頭將精力集中係可以徹底降低電池成本、同擴大續航里程嘅創新上。消息來源指出,蘋果計劃採用「單體電池」設計,該設計可以令電池中嘅單個電池堆積,以優化包裝內嘅空間。  呢個概念似乎與Tesla車架中4680無耳電極電池(tabless battery)方向非常相似,Apple嘅單芯電池不需要袋裝或模塊,因此可以喺電池組內放置更多活性物質,從而加長汽車續航里程。 至於電池嘅化學性質,據報導,蘋果正在研究使用 Lithium Iron Phosphate 磷酸鐵鋰(LFP)電池,呢種電池密度不如其他類型嘅電池,但不易過熱,所以安全性更高。而且不需要鈷,價格低廉。LFP電池目前用於Tesla 上海Giga廠製造嘅 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   爆料人士對於AppleCar 咁形容: 「呢個係下一個層次。就好似你第一次睇到iPhone一樣 。」 消息來源指出,Apple新嘅電動汽車項目發布日期暫定為2024年,但可能因疫情延誤或會推遲到2025年甚至更後。  據估計,Apple Car 會配備多個LiDAR激光雷達傳感器,以掃描不同距離,了解周圍區域。除了由外部供應商採購組件外,蘋果仲可能將iPhone 12 Pro及iPad Pro創建嘅LiDAR傳感器重新用於車上。 LiDAR scanner 儘管蘋果係消費技術製造上係領導者,擁有豐富經驗,但汽車行業係完全不同的領域。考慮到呢一點,Apple亦有尋求合作夥伴製造其車架。 一位知情人士講,蘋果曾與麥格納國際(Magna International Inc.)就製造汽車進行談判,麥格納擁有自家EV平台,但由於蘋果嘅計劃變得不明朗,談判未成事。蘋果嘅長期合作夥伴之一富士康,最近亦公佈了自己嘅電動汽車平台計劃。 知情人士講:「為了擁有一個可行的裝配廠,每年需要造100,000輛汽車,並且仲會有更多的產量。」 呢一個數量對汽車初哥嘅蘋果來講會係一個難題。所以消息人士確實指出,蘋果仍然有可能為放棄造車,只係簡單咁走軟件路線,最終可能只會發布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所以果迷唔使咁興奮住,Apple Car雖然係近左,但依然太多未知數!! 等iPhone 13 會踏實啲囉!   資料及圖片來源: Reuters, Teslarati, Engadget, Car And Driver, MacRumours

[股市熱捧]改變EV未來嘅5種「新電池」

近月股市超熱追捧EV股,呢團火已燒到與EV緊扣嘅電動車電池製造商上,電池係EV心臟,架車行駛里程、充電時間、成本..... 甚至車廂大小都係由電池主導.今年電池經常成上頭版引起熱烈關注,因為技術上有巨大突破,亦直接影響電動車未來 ! 試想下如果EV充一次電可以行駛1600公里,10分鐘內可充爆電,電池可持續100萬英里,你估汽車市場會點變? 今年9月Tesla電池日,馬斯克宣佈因為新電池有重大技術突破,使用壽命長咗,效率更高5倍,大大減低成本,令Tesla承諾,3年內新電池可以令新車價降至美金$2500 !!  於是大家再次注目EV電池上,係咪即刻想入市 ? 做下功課先,今日就來個電池101!  (利申,bolt仔唔係物理出身,如有不足請見怪不怪) 現在式: 鋰離子電池 Lithium Ion batteries 介紹返。目前9成9電動汽車都使用鋰離子電池 Lithium Ion batteries。雖然性能好但好重,充電時間比較長,而且每次充電都會消耗效力。馬斯克(Elon Musk)曾咁講:「電池模塊是電動汽車壽命的主要限制因素。」鋰離子電池可以將Model 3的額定行駛里程定為1百萬英里,但電池使用壽命唔長。 目前世界上超過80%鋰礦床位於中國,亦嚴重依賴鈷,由於原材料稀少所以電池成本昂貴,令車價無法同燃油車比。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係上海能源,與汽車性能有關的大多數技術都在中國生產。 未來式:   為咗應對未來EV需求,各大廠甚至國家競爭製造出一種更低價格,更耐用,更高效率又同時保護環境嘅新電池。以下5 款新電池,係最接近可應用係商業上,將會改變汽車界及未來!!   1. 鋰空氣電池 Lithium air batteries 金屬空氣電池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例如助聽器中有鋅空氣鈕形電池,但按比例放大的鋁和鋰空氣化學材料亦對汽車和航空航天業好有幫助希望。具有高能量存儲的輕型電      池的潛力令呢種電池技術大有前途。鋰空氣電池的最大理論比能為3,460 Wh/kg,幾乎是鋰離子的10倍。 NASA研究人員仲一直研究用於飛機的鋰空氣電池。這項技術應該仍有好長發展。 2. 納米技術電池 Nanotech Batteries 幾十年來,納米技術一直好hit,由納米電子學到生物醫學工程,由防彈衣到順滑嘅衫熨斗等各種領域中找有應用。納米材料利用1-100納米大小的顆粒和結構,基本上是分子尺度的一個大小。碳納米結構也顯示出巨大希望。石墨烯是其中最令人興奮嘅一種。 製造商Amprius的陽極為“ 100%矽納米線”,更進一步。聲稱可以達到500 Wh/kg,適合啟用電動飛機。納米材料研究前景廣闊。 3. 鋰硫電池 Lithium sulphur batteries 一種新興技術,與鋰離子電池相比,可以大大提高能量密度。該化學物質的理論最大比能為2567 Wh/kg,而鋰離子最大為350 Wh/kg,相比下潛力驚人。 4. 固態電解質 Solid state electrolytes 開發固態電解質係新興技術研究人員都努力緊嘅項目,今年新聞經常有不同研究所有突破性進展,開發固態電池應該係最快可應用係EV上嘅新電池。 原理係用穩定的結晶或玻璃態固體或聚合物基聚合物代替易燃有機液體,希望呢種固體電解質,夠使用金屬鋰電極來提供更高的輸出電壓並允許增加的能量密度。 Panasonic係研究固態電解質領先者。雖然佢與Tesla在鋰離子製造上係合作夥伴,但又同時Toyota合作開發固態電池。近日豐田宣佈已擁有超過一千項涉及固態電池的專利,明年可以應用在原型車上,預計比用鋰離子電池嘅EV,行駛里程多兩倍,十分鐘內可充滿電。如果成功,將係全球第一! 另一EV大廠日產亦正在開發自己嘅固態電池,但估計要2028至可以用於車上,其實豐田及日產背後都有日本政府支持。日本正組建一個2萬億日元基金,支援「無碳技術」,其中很大一部分將用於支持開發固態電池上。至少有兩家日本主要的礦業和石油公司:三井金作(Mitsui Kinzoku)和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正在建設生產固體電解質的基礎設施,為搶回日本以往在電池上領導地位下重注。 韓國Samsung今年初曾亦發表研究固態電池嘅報告,而宣佈全面EV化嘅氏德國大眾Volkswagen ,亦同樣押注在固態電池,跟美國QuantumScape建立戰略合作夥伴,係12月發表測試結果都好正面,計劃最早在2025年開始生產新電池。另外,台灣富士康亦公布進行研發,呢場新電池競賽已經進入大路。   5. 雙碳電池 Dual carbon batteries 兩個碳電極和一種無毒電解質,能夠從傳統鋰離子中提取更多能量,並且充電速度快20倍,這些鋰離子變體可能是電動汽車的未來。 電池帶來巨大影響,絕對唔係一架EV咁簡單,想像一下由電動單車到電動踏板車,從電動船到電動飛機的嘅一切潛力。消費類電子產品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相機等設備都經歷電池壽命巨大改進而令生活完全改變。未來就係電力! 資料圖片來源: youtube.com@Electric Future; Asia Nikkei

[EV競賽]後發先至嘅Big BOSS – Toyota

Toyota一直具備電動車技術,佢有超受歡迎嘅混能車王Prius,又有 RAV4,但全電動車呢 ? 相比其他日本大車廠好似日產,豐田一直滯後,係佛系無信心唔睇好 ? 原來只係時機未到。 豐田全電動車 發展計劃 呢個星期Toyota就發放佢嘅第一部全電動車新消息,而且一係唔做,一嚟就最爆 !! 據《日經亞洲》報導,豐田汽車有望成為第一間推出配備「固態電池」嘅電動車製造商,目標係明年推出原型車。 消息一出,即刻震撼整個汽車行業!豐田果然係Big Boss,一出招就即刻比其他日本汽車製造商遙遙領先。講緊明年就出原型車喎,而家都12月中啦!話說日產都要等2028年先可以對固體電池測試,豐田咁快就掌握新電池技術,真係衝擊整個汽車市場,隨時改寫汽車歷史添。 點解改寫汽車歷史? 目前使用鋰離子電池嘅EV有兩大難題 : 續航里程同埋充電時間長,「固態電池」都會完全K.O. !! 預計使用固態電池驅動嘅EV,將比用鋰離子電池嘅行駛里程多兩倍,並且能夠在短短10分鐘內充滿電。固態電池發展已一段時間,但技術尚未成熟,今年三星,富士康而至大眾VW支持嘅QuantumScape,都發表過佢哋固體固態電池嘅開發研究,正在接近可使用的電池技術,各製造商都競賽部署在電動汽車中。估唔到Toyota就領先全球市場,率先宣布明年可以用於首部純EV,豐田擁有涉及固態電池嘅1,000多項專利. 據稱日本三井礦業冶煉公司為電池製造固體電解質,明年會啟動一個試點設施,將能夠每年生產數十噸固體電解質,足以滿足原型機嘅訂單。目前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係上海能源。睇嚟如果被固熊電池技術,將對中國生產商有巨大衝擊。 「BZ」 講完電池,咁車方面呢?Toyota宣布已開發了首款純電動車,根據Autoexpress情報指出,這款車係SUV,尺寸與RAV4相似,可能會以 「BZ」 命名,即「Beyond Zero」的縮寫,也是代表 Toyota 進軍零排放汽車嘅宣示。新電動車的定價將略高於RAV4. 咩㗎首款純電動車將建造喺豐田嘅新的EV平台e-TNGA,正正係同Subaru 廠合作嘅純電動平台,(掃把佬Evoltis 純電動都會使用),並幾個月內會進行預覽。 豐田話e-TNGA設計上可支持多種車型,因為該架構僅固定了少數幾個區域,尤其是前軸和擋風玻璃底座之間的空間。咁樣允許不同寬度、長度、軸距及高度,仲配備前輪,後輪或四輪驅動以及一系列的電池和電動機容量。豐田公司註冊咗某些商標(包括BZ4X和BZ5X)可以輕鬆地安裝在四輪驅動車輛上。 此外,5年內陸續推出嘅EV會有將有一架與鈴木和大發共同開發嘅小型車,一架較細嘅跨界車(暗示是C-HR跨界車的電動版),緊湊型轎車及小型貨車。 Big Boss出手,今次將會真係全世界注目! 明年終於有啲嘢可以期待 ! 資料及圖片來源:  youtube@Kirk Kreifels; Asia Nikkei, Car and driver, Green Car Reports  

真正環保!Benz開發EV「有機電池」

呢排屋企話最緊要健康,食物買有機,護膚品又有機,洗潔精都有機,估唔到而家連汽車電池都話有機? 話說電動車保護空氣環境,不過汽車鋰離子電池就唔多好,雖然電池可以回收,但鋰是高反應性元素,如果丟棄處理不當,會對環境和我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估唔到Mercedes-Benz係真正環保,奔馳公布正在開發「有機電池」,佢可能係鋰離子電池的完美替代品。製造商表示,有機電池是“非常有前途的技術”,但距離成為主流需要再15-20年時間。 在今年逃過疫情的CES 2020展上,Benz名為Vision AVTR的電動概念車就預覽了這個“非常有前途的技術”,除了由阿凡達電影幕後團隊設計的科幻外形嬴盡注目外,車內的有機電池組亦引起了所有人關注。 有機電池不使用任何稀有和昂貴礦物,由基於石墨烯的有機電池化學組成,並包含水基電解質,材料可以堆肥,並且100%完全回收。早期測試顯示,有機電池組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非凡的快速充電能力,可以在15分鐘內完全充滿。 除了有機石墨烯外,Mercedes目前正在研究多種電池技術,如鋰金屬陽極,鋰硫電池和鋰氧電池,這些電池類型各有不同的效率,密度和重量,可能適用於不同的車輛。 其中當然包括固態電池,多家汽車製造商和電池供應商,都在發展競賽在未來幾年內提​​供首款固態電池設計。Mercedes估計固態電池可在十年內投入商業化生產,計劃首先使用在電動單層巴士eCitaro上。 被問及Mercedes同時研發多種技術的策略似乎好大投資風險時,Mercedes電池研究高級經理表示 : “這具有挑戰性,但你需要新穎想法。我們需要非常專注未來。” “多種選擇可能帶來低效率嘅風險,而且並非所有選擇都可以推出市場,但係,如果無通過支持多種方案來承擔研發風險,咁最終可能會失敗。為未來我們還將保持渠道開放。” 未來,Mercedes將繼續通過研究多種新電池技術來承擔研發風險。 目前,Benz電動陣容包括EQC,Smart ForTwo和大量混合動力車,包括GLE,E-Class和A-Class,以及眾多新的純電動車如EQA和EQE等,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問世。 資料及圖片來源:autoweek; carbuzz; driving electric;  

[重磅研究]97歲長者發明改變世界

長者做D乜,你可能會話發下「早安圖」,係公園坐下、曬下太陽、扭下腰咁,精神好D去飲下早茶,如果話「改變世界」? 吓 ?係咪打緊動物森友會呀 ? 唔係講笑,呢位「改變世界」長者就係鋰電池之父— Dr. John Goodenough,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你部手機你部電動車可以安全運作,都係靠佢1980年代發明咗而家無處不在嘅鋰離子電池。 今日Dr. Goodenough已經 97歲,你無睇錯! 患有閱讀障礙症嘅佢,係發明鋰電池30幾年後,佢再次研究出改變世界的新電池技術,足以取代他自己發明嘅強大鋰電!係乜驅使佢?係愛......地球呀! 只因為佢想推動電動汽車普及化。 Cockrell School of Engineering Dr. Goodenough接受科學權威IEEE雜誌《Spectrum頻譜》採訪時說: \"我想解決汽車的問題,我想讓汽車廢氣從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死前能看到這一天,我今年 94 歲 (採訪在2017年),還有時間。\" \"(我們)要獲得一種在\"成本和便利性\"都可與燃油機競爭的電動車。\" IEEE(國際性電子技術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專訪,IEEE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之一,擁有來自175個國家的42萬會員。 2019年領取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係年紀最大得獎者! 就係咁,Dr. Goodenough領導團隊在2016年首次發表用玻璃固態電解質做出全新電池。今年4月5日,新研究正式申請專利,意味著這個不只是理論,是可以進一步商業化的突破性技術。 以玻璃為主要成分的新電池,是低成本、安全、不易燃、高容量、快速充電的固態電池,可能足以顛覆汽車業,終結燃油機 ! 低成本: 所有鋰電池陰極都含有鈷,但鈷的產量有限,而且是電池所用的金屬中最昂貴的,每噸成本約為3.3萬-3.5萬美元,因而成為車廠降低電動車生產成本的最大障礙,玻璃電池轉換為鈉(鹽),由海水就可以無限供應鈉,自然大大降低成本。 安全: 摻入鋰或鈉的玻璃電解質不易揮發,不易燃,不會出現鋰離子電池內\"尖峰晶體\"所引起短路起火的安全隱患,徹底解決了電池爆炸問題。 高容量: 儲容量是鋰離子電池的三倍 ! 快速充電: 充電時間是“數分鐘而不是數小時”。因為玻璃賦予電池更大的存儲能量的能力,充電時間快如閃電一樣。 溫度範圍更寬: 玻璃電池電極足已承受-20ºC至60ºC,在極冷和極熱的天氣下都可以表現良好,比現時的電池優勝。 更耐用: 充電和放電循環還可達23,000次!! 超過了典型電動車用的NMC鋰電池或LPF鋰電池的平均1,000-2,000次循環高十倍至廿倍以上!!! Dr. Goodenough新發明真係⌈完勝⌋現時所有鋰電池 ! 玻璃電池還可以將太陽能和風能存儲在電網上。 係咪Good enough呢?  你可能話成日都有新的電池技術報導啦,好似比亞迪的新磷酸鐵鋰“刀片電池”,電動車初創Atlis Motors又有新電池原型為可以快速12分鐘充電 ; 日韓三星又公布可以提供800 km續航嘅固態電池......究竟邊個研究真係可以成功可以應用? MIT麻省理工學院電池研究員Donald Sadoway就分析: “John Goodenough是該領域的佼佼者,而且是一位出色科學家,所以他宣布消息時,我會注意,他的聲明值得一聽。” 玻璃電池已解決電池最關鍵的成本及安全問題,可以快速充電和放電,剩下主要問題,是容量會否衰退和使用壽命。到目前為止,研究員已經製作過卷形玻璃電池,運作得好好。 因此係研究相當樂觀。 而隨著電池專利申請正式展開,相信今次發明唔會停留在實驗室,而係可以一步步用於商品上,令電動化行得更快,改變世界。 今日,Dr. Goodenough仍舊活躍在科研前線尖端: \"我不想退休等死,我想努力奮鬥,我相信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Bolt仔希望大家都好似Dr. Goodenough一樣,More than Good enough!    資料及圖片來源: the Driven; iEEE Spectrum; Businesstoday.com.tw; plugboats.com

Tesla 殺手會係? 電池技術競賽

傳統大車廠都紛紛公佈電動車計劃,但想動搖Tesla超級一哥地位係無咁易!! 因為Tesla多年投放資源係電動車電池技術上令其地位超然。能掌握新電池技術先可以大打佬!! 不過,最近兩個新電池技術消息都足以改變電動車市場形勢,先睇睇美國研究:   General Motor通用汽車 (GM)新車電池:Ultium 先講General Motor通用汽車 (GM)推出的一種新電動汽車電池,命名為Ultium的新型電池是柔軟的扁平袋包裝的軟電池(soft-packed)。 介紹返,電動車電池有不同的形式,如Tesla用的是硬包裝電池。軟電池唔係新野,但通常這些袋式軟電池是必須水平排列如書架上嘅書咁。     Ultium的破格是也可以垂直堆疊,並且放在側面,容許電池組有更多種形狀,可以裝入不規則形狀的空間中,方便汽車設計人員有更大靈活性,令製造商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將Ultium電池製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狀。 而另一大技術突破係Ultium電池單元使用的鈷含量極低。Ultima 是鋰離子設計,將內部化學成分鈷價格昂貴及稀有,GM能夠減低鈷用量而保持電池穩定,就已保障成本不會過高。GM承諾,新電池的價格可以迅速降至100美元/千瓦以下。 電池係佔電動車成本好大一部分,呢個突破令GM得輸。GM表明只要持續製造,價格更會再下降。目前,Tesla是電動車銷售中的金屬電池佔銷售額的90%,雖然Ultium續航力比Tesla目前電池只係多10英里(400英里),但重點在於靈活性及成本。GM仲表明計劃將新電池技術許可比其他汽車製造商,呢個就真有可能K.O. Tesla在業界嘅巨大領先地位。   Samsung 三星固態電池新突破 GM公佈完幾日後日韓研究接力公佈新突破,Samsung三星先進研究院(SAIT)與三星日本研究所(SRJ)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Energy發表新突破性固態電池技術,成功去除了固態電池中的鋰金屬陽極,並用銀碳(Ag-C)複合層代替。令電池可以有更大容量,更長的壽命週期並提高整體安全性。 團隊稱為“小袋”的新固態電池,可以使電動車行駛約500英里,能夠充電超過1000次。充電時間也比當今最好的鋰離子電池更快。 好勁係咪? 比起GM,三星呢個固態電池研究係起步,離真正生產還需要幾年的時間,用於電動車更需要再多好時間。但假如進一步測試同開發順利進行,三星這個發現可能係電池和電動汽車歷史的轉折點,汽車製造商肯定會密切關注進一步的發展。 圖片及資料來源: gm.com; popularmechanics.com; cnn.com; samsung.com; carbuzz.com; businesskorea.co.kr

[韓國研究]新EV電池靠「水、油同澱粉」升級?

唔該準備水、油、澱粉..... 今日唔係分享廚藝,呢D係整新EV電池技術要用嘅。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的一組研究人員公布一種新的碳矽材料,可以使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增加一倍以上,並且可以在短短五分鐘內快速充電至80%以上。 一般電動車通常使用石墨陽極電池,與汽油車相比,電池的續航時間較短。而矽陽極容量係石墨十倍,但時間耐咗,儲電容量會急降好多。 韓國團隊就提出一種簡單方法,令矽陽極保持穩定,就係用「油、水及澱粉」加入矽,通過使用「如同炒菜嘅簡單加熱方法」,做出碳-矽複合材料電池。 團隊話,這種新電池容量係石墨陽極同類產品嘅四倍,而且能在500次循環中保持穩定,無容量大降嘅問題。 「我們能夠使用普通的日常材料,簡單的混合和加熱來開發碳矽複合材料.... 而這新型複合材料性能非常出色,所以我地好大可能將佢商品化並大量生產。」 如果成功推出,電動車電池續航力將double up!! 圖片及資料來源:https://futurism.com/the-byte/new-battery-tech-double-electric-car-driving-range, https://phys.org/news/2020-02-high-capacity-ev-battery-materials-ran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