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LOSE

Monthly Archives: 三月 2020

[有片]Tesla Model Y vs 3 vs X後座舒適度比拚

定位SUV跨界休旅車嘅Tesla Model Y,3月中先在美國剛開始出貨,香港仲有排。 揀Model 3 定 Model Y 甚至 Model X呢? 你可能已經睇咗唔少試車片。好多試車都係講下性能表現同操控咁,都係由駕駛角度出發,比較少關心後座乘客坐得舒唔舒服。如果你係family man,成日全家出動,唔想屋企人坐到摺埋,揀車前呢嗰試車片你要睇睇。 Tesla model X, model Y, model 3 排排坐 Model Y 車廂數字 雖然Model Y已有官方車尺寸,但只有數字係唔夠感受到,車廂空間濶度之外,座位高低,椅背斜度車頂都影響坐的舒適度。今次集齊Model X,Model 3,Model Y,測試員係  Brian: 6呎5    Ashley: 5呎10吋   分別坐入3架Tesla司機後座椅示範比你睇,司機位講明係跟返大隻爸爸Brian坐開咁set,無出蠱惑。 究竟Model Y是否好似我地想像一樣在後排座椅中同樣寬敞? 比Model 3還要寬敞? 後排比Model X大 ? 這段視頻為我們提供了答案。 https://youtu.be/1VZIMdy8uhY 資料及圖片來源: youtube channel i1Tesla; insideEVs,com

經典VW古董潮車變身EV「餓靚のVan」

呢款福士經典麪包車,原本叫“ T1 Samba ”,因為車身如微型巴士(Microbus)故俗稱為BULLI,於1950年3月在德國開始生產,今年剛剛70週年啦 !T1 是世界上建造時間最長的商用車。經過咁多年時間洗禮,在車迷心中神級地位依然,係香港我地又叫佢「餓靚のVan」(Orange van),跟森美叫,好多人搵佢做結婚花車,保証個個心心眼,吸睛度爆燈! 進行兩個色調的噴漆處理在“ Energytic Orange Metallic” 和 “ Golden Sand Metallic Matte” 前後圓形燈upgrade為LED燈 專門改裝古董車EV化公司eClassics趁2020年Bulli 70歲生日,宣佈提供Bulli電動化服務,示範單位使用一架1966年生產的T1 Samba-Bus改裝及升級為電動車:「e-BULLI 2020」,真係經典復古同未來的crossover,原定在本星期德國Techno Classica 2020車展公開,而家又係疫情影響改係網上發布啦。 eClassics係同福士商用車公司正式合作夥伴,進行的改裝用嘅零都係福士原廠提供,保證保留經典神粹,具有重新設計的前後軸的e-BULLI價格為64,900歐元起。 e-BULLI由一台61kW的電動機驅動,峰值扭矩為212 Nm(156 lb-ft),是原裝四缸汽油發動機提供102 Nm的兩倍以上。 憑藉雙倍的功率和扭矩,唔洗講e-Bulli的速度比原裝快得多,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30公里,比起原裝汽油發動只有105公里,行highway都夠用啦。 單速變速器聯接至位於前排座椅之間的橙色波棍,保留retro原味。波擋系统 “P,R,N,D,B ”中,“ B” 讓駕駛者在製動時改變能量回收力。 能量存儲在45kW/h的電池組之中,可提供200公里的行駛距離。DC快速充電只需約40分鐘由0%充電到80%。 Level 2 AC充電範圍為2.3至22kW。 明亮雙色皮革8座位,整個地板均採用船甲板外觀的實木製成,加上特左天窗。型格到一個點!!!!!!!!!!!!!!! 與原裝燃油驅動相比,坐上e-BULLI感覺更舒適,底盤進行了重新設計及進一步增強:具有可調節避震器和線圈架的多連桿式前後軸,以及新的齒條和小齒輪轉向系統以及四個內部通風盤式製動器,為新動力提供動力處理,行駛寧靜而舒適。 車廂螎合古典及科技。 新的速度表基於原裝的升級為兩位數字顯示屏。平板電腦隱藏在車頂控制台。 睇片: e-classic 官方片段 https://youtu.be/IeeMO2fpB2I 圖片及資料來源: eClassic.eu;  electrek.com; murschel-electric-cars.de; vw.com  

[有片]實測 行咗23.5萬公里嘅Tesla電池效能!

車嘅壽命有幾耐? 燃油車平均可以行32-50萬公里,十零年就周身傷。 咁電動車呢?  電動車歷史仍相對較新,無數十年數據。最擔心係電池老化,整個電動車最貴的組件係電池,無論車廠點吹噓,都係真實用家試比你睇實在D。 Bolt仔找到美國用家 Branden Flasch 日前真實測試佢部揸得極多嘅EV參考下。 測試地點: 美國 車齡: 5年 (2015年) 車型: Tesla Model S - 70D 行駛里數: 146,000英里 (約234,960公里) 充電循環: 1,000多次 以美國人平均每年行駛15,000英里 (2.4萬公里) x 5年 = 75,000英里 (12萬公里),Branden 架車行咗23.5萬公里,係兩倍!! 好高用量!! 香港私家車平均只係每年1.1萬公里咋*,即係等於廿年車!!!  Branden點測試呢?  先將他部2015年 Model S充滿電,然後將其降低到零,以測量汽車使用的kWh,這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了70kWh原裝電池仲有幾多可用。即刻睇片! https://youtu.be/r6evsOg0w_k 測試結果:  Branden的Model S電池仍保留到83%。在超高行駛里程上,平均每年的電能損耗僅為3.4%。如果用返美國平均每年行駛約2.4萬公里計,每年電池容量損耗只有1.7%,用香港平均數計就更低啦,表現相當厲害 !   (*運輸署2017數字) 資料及圖片來源: youtube channel Branden Flasch; insideevs.com; 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

[美國U研究]延長EV電池壽命Tips必睇

車主最怕整車,又煩又晒錢,電動車比燃油車係少好多野整,最緊要係保住電池,電池的充電能力同容量流失直接影響駕駛,咁有乜技巧延長電池壽命? Bolt仔唔敢扮專家,最近美國密芝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在《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2020四月号發表,研究了消費者可以延長鋰離子電池壽命的方法。這項研究得到 the Responsible Battery Coalition (RBC) 支持。介紹返,RBC由學者,組織及公司包括Ford和本田組成,眾多電動車用戶手冊包括Tesla,BMW,雪佛蘭,福特,Fiat,本田,現代,Kia,Benz,日產等等,都跟這組織的電池使用和充電建議。 6種延長EV電池壽命Tips: 1️⃣  盡量減少暴露在高溫下 — 在存儲和充電使用中,儘可能將電動車停在陰涼處,以便電池熱管理系統可以在電網供電時發揮作用。香港夏天咁曬,真係要長泊室外儘量搵有陰啦。 2️⃣  盡量減少暴露在低溫下 — 避免泊停車位都處於極端低溫下(呢個指係外國冬天)。如果插入電源,則電池熱管理系統可以使電池保持適合狀態。一些電動車在不插電的情況下也會自動運行熱管理系統,直到容量下降至15%。 3️⃣  避免100%充電狀態太長 — 通宵充電係好方便,但晚晚充爆100%後仲一直插住,電池就無咁好。而且如果您日常只係消耗30%電,咁使用電池中間的30%(例如由70%用到40%),比總係使用頭30%的電更好,唔需要不斷充爆。留意智能充電系統(好似Bolt apps)與您車上嘅日誌 ,會提供資料比你計日常駕駛需求來充電。 4️⃣  避免0%電狀態太耐 —電池管理系統通常會在到0%之前將EV完全關閉。最唔好係EV無插電源時間過長,以至自動放電至0%,然後就咁放係到無理很長時間。 5️⃣  避免常用快速充電 — 高壓直流充電係好方便,但想延長電池組壽命,平時可以用對流充電。 6️⃣  避免放電速度過快 — Tesla車主可能難以抗拒玩 Ludicrous mode極速模式 (即係「發癲模式」),偶爾玩下好過癮。但要知道,會加速汽車電池的耗損。 https://www.responsiblebatterycoalition.org/2020/02/18/responsible-battery-coalition-applauds-university-of-michigan-research-on-lithium-ion-battery-degradation/ 資料及圖片來源: www.responsiblebatterycoalition.org;  motortrend.com;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日本「2020最佳抗逆獎」比日產電動車Leaf? 點解呢?點解呢?

「抗逆」 定「抗疫」? 呢排日日講抗疫,咩獎嚟㗎? Bolt仔無打錯字,呢個真係抗逆,係抵抗逆境! 日產汽車Nissan Motor因為佢部電動車Nissan Leaf,得到日本「2020年 抗逆獎最優秀賞 (Best Resilience Award) - 商業和行業類別」,仲係唯一一個出現在獲獎名單上的汽車製造商,Nissan Leaf在自然災害期間將電力送回電網的能力得到認同,亦肯定咗日產嘅電動化「Blue Switch」計劃。 講緊咩? 先回帶2011年3月發生日本311大地震...... 當時第一代Leaf推出僅僅2個月後,大地震和海嘯襲擊日本東北海岸,480萬個家庭無電。當時3月份東北仍然寒冷,日產向受災地區提供了66部Nissan Leaf電動車,以通過雙向功能供電比疏散中心和福利設施,令醫療專業人員可以有備用電作加熱同其他用途,當時Nissan Leaf對災區真係「雪中送碳」。 有了這種經歷令日產汽車加快了技術的開發,使電動汽車能夠與家庭,建築物和社區共享電池中存儲的能量。所以,2018年日產發起「 Blue Switch」計劃,目的展示電動車在緊急情況,能源管理和氣候變化時期下,可發揮作用的潛力。直到3月底,日產計劃與日本地方政府達成31項協議,在自然災害或緊急期間停電時,向社區提供Leaf作為“移動電池”,以在疏散中心和福利設施提供電源。唔止日本,日產仲希望能在2020年底在澳洲獲得批准使用雙向充電功能。 所以 「2020最佳抗逆獎」 比Nissan Leaf係實至名歸!!!   除此之外,日產與住友商事合資企業4R Energy還開發咗一種固定電池產品,該產品使用Leaf電動車舊的40kWh 電池作為儲能單元,真正環保! 由2019年9月,已經在日本神奈川縣的7-11便利商為新電池進行測試。在試驗中,能量從Leaf轉移到重新使用的電池,該電池也可以通過太陽能充電,為建築物供電,或者在需要時為汽車充電。日產表示,預計這款新的V2X(Vehicle-to-Everything)產品將在日本2020年底推出。 係咪好有光環,想出返部Nissan LEAF呢? 其實LEAF一直係入電動車門首選,話晒全球累積銷量超過460,000部,穩定安全。 咁啱呢個Weekend日產週末快閃優惠,2日限定! 禮遇高達$40,000,只限Intelligent Power次世代動力車系,仲包括「LEAF 純電動車」 日期:3月21 - 22日 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8時 地點:日產九龍灣陳列室 / 灣仔陳列室 / 自選地點參觀試駕 查詢:2262 1088 / 2803 5333 資料及圖片來源: the Driven; Nissan Global ; 日產香港; Twitter@nissan motor;  Association for Resilience Japan

[有片]Benz頂級9座位保母車出全電動版本

Bolt仔少介紹客貨車,今年Mercedes-Benz將佢受歡迎嘅商用車Vito系列細改,除了外觀與配備upgrade外,頂級商務款新增全電動版本eVito Tourer,而且將會在歐洲以外發售,所以就分享下。 寬敞 9 人座設定嘅 eVito Tourer,外觀與一般Vito Tourer差不多,只係前葉板及尾門位加入electric同 eVito Tourer 的徽飾,最易認係左前保桿係充電插座位。 用eATS電動傳動系統,最大 204 匹馬力及扭力 37kgm,90kW的電池組置於引擎蓋下,45分鐘內可充至80%電量。續航里程421 公里,而標準的eVito車速高達每小時140公里,可以選升級版eVito再提高至159公里。 此外,由駕駛員選擇的再生製動系統,由軚盤後面的轉擋操縱手掣驅動,既方便行駛,又可進行更有效的能量回收。 自動制動再生設置使用交通標誌識別,和周圍條件,來估計適合該情況的再生量。 想再睇多D有片>>>> : Click 傳送門 圖片及資料來源: motor1.com;mercedes-benz.com; https://newatlas.com/automotive/new-mercedes-evito-tourer/

國產EV獲得美國道路試駕許可

最近中美網上大戰,電動車界都蠢蠢欲動........... 有阿里巴巴加持,Model S嘅競爭對手,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Xpeng Motors)周二宣布,佢地新電動運動轎車P7 ,獲得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授予了汽車進口許可證,將允許小鵬的國產P7在美國進行公開路試,可以在美國道路上試駕,距離同Tesla在美國市場正面競爭又邁進一步。  P7係小鵬生產的第二款電動車,續航里程約706公里,是中國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最長的。 該範圍已由中國工業和信息技術部驗證。該公司創辦人兼首席CEO何小鵬表示,在美國進行的路試將為該公司在中國的研究提供“補充”,但並不意味著小鵬即將進入美國市場。 他說:「目前,我們的主要重點是將P7推向中國市場,以確保在下半年實現高質量的生產和大量交付,並為客戶提供最佳的售後服務。」 話雖如此,他補充說,該公司有海外擴張的戰略計劃。在阿里巴巴,IDG資本和小米等投資者的支持下,這家成立五年的公司是中國最著名的初創電動車企業之一,並被譽為Tesla的挑戰者。 P7有望成為首款用阿里巴巴車載Apps的生產型智能車。   P7用DRIVE Xavier芯片,支持L3级别自動駕駛,小鵬稱已獲得加州汽車部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 P7於去年四月在上海車展上首次亮相,零售價在24萬至37萬元人民幣,幾乎是Tesla Model S在中國價格的三分之一。小鵬較早時表示,截至11月已經有超過15,000個預訂,將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 講返轉頭,中國係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銷售額差不多佔整體一半。但受國家補貼政策變更影響,國內電動車製造商都唔易生存,走向外國市場,接受外國勢力各種測試係好事。 資料及圖片來源: www.abacusnews.com; itheat.com

電動車1秒變林寶基尼!

1秒變林寶基尼 ? 係變林寶嘅聲 ! 駕駛上,雖然電動車都提供到好正速度感 而且仲好快,但鍊開車嘅人揸電動車始終係會有少少掛住引擎聲,車未到隆隆聲先到,係好興奮。 好啦,居然真係有人做野 ! 英國Milltek Sport以排氣技術聞名的公司創建了一個模擬汽車內外內燃機聲音嘅系統, 產生的聲音深沉,非常響而且像真度高。佢可以將您部電動車咪可以變成有V10或V12林寶基尼…...咁嘅聲 ! 好爽喎 !   即睇youtube 頻道Archie Hamilton Racing示範,記住開大volume! https://youtu.be/HmDXE3o8dMc 呢個功能,平時可以關閉,想引途人回頭注意先用,係有D無聊但好玩! Milltek Sport計劃在未來增加更多聲音,你又Buy唔Buy? 資料及圖片來源: Archie Hamilton Racing youtube channel

Tesla 殺手會係? 電池技術競賽

傳統大車廠都紛紛公佈電動車計劃,但想動搖Tesla超級一哥地位係無咁易!! 因為Tesla多年投放資源係電動車電池技術上令其地位超然。能掌握新電池技術先可以大打佬!! 不過,最近兩個新電池技術消息都足以改變電動車市場形勢,先睇睇美國研究:   General Motor通用汽車 (GM)新車電池:Ultium 先講General Motor通用汽車 (GM)推出的一種新電動汽車電池,命名為Ultium的新型電池是柔軟的扁平袋包裝的軟電池(soft-packed)。 介紹返,電動車電池有不同的形式,如Tesla用的是硬包裝電池。軟電池唔係新野,但通常這些袋式軟電池是必須水平排列如書架上嘅書咁。     Ultium的破格是也可以垂直堆疊,並且放在側面,容許電池組有更多種形狀,可以裝入不規則形狀的空間中,方便汽車設計人員有更大靈活性,令製造商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將Ultium電池製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狀。 而另一大技術突破係Ultium電池單元使用的鈷含量極低。Ultima 是鋰離子設計,將內部化學成分鈷價格昂貴及稀有,GM能夠減低鈷用量而保持電池穩定,就已保障成本不會過高。GM承諾,新電池的價格可以迅速降至100美元/千瓦以下。 電池係佔電動車成本好大一部分,呢個突破令GM得輸。GM表明只要持續製造,價格更會再下降。目前,Tesla是電動車銷售中的金屬電池佔銷售額的90%,雖然Ultium續航力比Tesla目前電池只係多10英里(400英里),但重點在於靈活性及成本。GM仲表明計劃將新電池技術許可比其他汽車製造商,呢個就真有可能K.O. Tesla在業界嘅巨大領先地位。   Samsung 三星固態電池新突破 GM公佈完幾日後日韓研究接力公佈新突破,Samsung三星先進研究院(SAIT)與三星日本研究所(SRJ)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Energy發表新突破性固態電池技術,成功去除了固態電池中的鋰金屬陽極,並用銀碳(Ag-C)複合層代替。令電池可以有更大容量,更長的壽命週期並提高整體安全性。 團隊稱為“小袋”的新固態電池,可以使電動車行駛約500英里,能夠充電超過1000次。充電時間也比當今最好的鋰離子電池更快。 好勁係咪? 比起GM,三星呢個固態電池研究係起步,離真正生產還需要幾年的時間,用於電動車更需要再多好時間。但假如進一步測試同開發順利進行,三星這個發現可能係電池和電動汽車歷史的轉折點,汽車製造商肯定會密切關注進一步的發展。 圖片及資料來源: gm.com; popularmechanics.com; cnn.com; samsung.com; carbuzz.com; businesskorea.co.kr

Volvo第一架新電動SUV可唔可以交車睇佢?!

對電動車來講,電池係心臟。電池供應問題一直困擾著汽車製造商,如捷豹Jaguar和奧迪Audi,曾導致新車生產要減少或停止,這兩家公司都係由從韓國LG Chem採購鋰離子電池。而最近疫情影響,LG Chem在2月份停止向歐洲存儲系統製造商供應中國生產的電池芯,對歐洲汽車製造商未來的供應一定會有影響。 不過中國瑞典汽車製造商Volvo就話「無問題」 ! 星期四,Volvo就係比利時新EV電池組生產線開幕典禮上「完美啟動」,將為Volvo品牌首款全電動汽車XC40 Recharge P8 AWD(簡稱XC40 Recharge)一日24小時分三班生產EV電池,計劃在9月底正式投產。雖然新廠生產比XC40的電池芯也將來自LG。但生產線管理副總裁Jonas Engstrom: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 Volvo XC40 Recharge Battery Package Volvo首款全電動四驅SUV– XC40 Recharge 將配備78kWh鋰電池與前後雙電馬達,0至100km/h只需4.9h秒, 時速可達180km,最大馬力高達408hp及扭力達660Nm,續航力WLTP超過400km,使用快充裝置150kW的話,40分鐘可充80%電量。還有One Pedal Drive電子油門,與日產Leaf的e-Pedal同似,油門踏板集控制車子加速、減速和停車功能於一身。中控台的車載系統為 Android Automotive OS,並且搭配 Volvo On Call 數碼服務平台。 Volvo XC40 Recharge 已由1月底開始係香港接受預購,車價599,800元起,一換一價約45萬元內,最快要2021年交付。 Battery Charging - XC40 Recharge 據《歐洲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 Europe》報導,Volvo在歐洲已經收到數千張全電動XC40 Recharge訂單,雖然無透露確實數量,但Volvo表示 「這輛汽車在初步定單超出了我們的所望。」 這個情況反映咗未來需求,暗示新廠或需要修改其生產計劃。  Volvo XC40 Recharge P8 AWD in Glacier Silver Volvo 集團已訂下2025年實現50%銷量為電動車,為了達到目標,該公司已投資1.5億歐元在電池組裝廠的建設上,並為鄰近的汽車廠配備設備,包括培訓操作員。Volvo還計劃在秋天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工廠開始在建設第二條電池組生產線。 資料及圖片來源: Volvocars.com https://www.media.volvocars.com/global/en-gb/media/pressreleases/263660/volvo-cars-inaugurates-new-battery-assembly-line-at-ghent-manufacturing-plant